有数据显示,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说1/4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蔬菜水果可以一直处于采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并形成一条冷链,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冷链物流,这个话题很沉重,不管是对于发力生鲜的电商,还是物流行业。
看看国内外冷链物流是什么样
国内:不完善 腐损率高
目前国内冷链的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我国人均冷库面积及人均冷藏车数量都很少,2014年人均冷库面积是0.058立方米/人,同期美国是0.357立方米/人。2014年我国公路冷藏车保有量为7.6万辆,日本是15万辆,美国是25万辆。我国果蔬及肉类等食品冷链流通率在5%—25%之间,生鲜农产品大部分在常温下流通,而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农产品及易腐坏食品的冷链流通率达到95%以上。
同时,国内冷链物流行业服务水平不高,运输商品的腐损率较高,整个行业发展仍属初级阶段。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仅分别为30%、50%和65%左右,腐损率分别为15%、8%和10%。
我国冷链行业发展还不均衡,行业集中度低,缺乏具有超强整合能力的巨头。运营分散的现状使企业各自为政,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进行优化调度,拖累了冷链物流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据中国仓储协会冷链仓储分会统计,排名前十的冷链仓储运营商2014年冷库保有量为930万立方米,占整个市场的10.5%;排名前30的运营商2014年冷库保有量为1531万立方米,占整个市场的17.3%。
国外:成熟 完善 损耗率低
20世纪50年代,日本蔬菜水果的筛选、定级、冲洗、预加工、包装、预冷、冷藏、运输和销售冷链保鲜就已贯穿始终。之后,日本相关冷链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例如对于运输中的温度调控、湿度管理、低温流通设施的建立以及冷链机械的开发等。农林水产省牵头建立的低温流通推进协会,制定了行业管理办法和未来走向规划,还规定了食品在低温情况下流通的严格温度环境范围,使生鲜食品冷链保鲜技术进一步完善。
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的冷链物流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在电子商务发展之前,现有的冷链物流就已经细化得非常完善,国家标准的严格执行,使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有了线下冷链物流的支撑,反过来更推进了电子商务的进步。
德国98%的生鲜农产品从原产地到加工厂再到销售网点,全程都处在要求的温度环境中,冷库中的主要制冷设备完全通过电脑实现精细控制。生鲜蔬果100%实施分等级包装方法,流通市场中所有的生鲜肉类都置放于相应的严格冷藏温度环境里。
美国建立了蔬菜冷链流通体系,在比较完善的全国性的蔬菜生产分工体系上,建立了追溯系统和全程冷链配送,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
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和积累,加拿大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全过程实现了低温控制,使得农产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降到最小,并有效降低了由此所引起的污染。加拿大最先建起一整套由空运、陆路、铁道、水路多种途径有机结合的复杂而高效运转的综合冷链物流体系,各种载体资源之间巧妙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协调,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该网络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保证将加拿大的蔬果损耗控制在5%以内,其物流成本不到30%。
考察过国外生鲜市场的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生鲜事业部总裁王笑松感慨颇深:“国外很多农场,包括养殖、种植企业,他们的产品有很高的溢价,这背后是标准。我国生鲜产品的现状是,没有太多知名品牌,缺少标准。想要把好产品挖出来,必须深入调研,跟当地企业接触、沟通,跟政府对接,找出最好的企业来帮助它成长,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但我认为非常有价值。”
冷链食品市场需求在增长
生鲜电商用什么黏住客户?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上升,冷链食品需求也大大增加。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统计,2014年中国生鲜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约为225亿,尼尔森也预测,未来3年中国生鲜电子商务市场将呈现快速爆发式增长,2017年有望超过1000亿规模,并在2018年站上1500亿的高峰。
另有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冷链需求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达到11200万吨左右,较2013年增长了近22%,地域范围依然集中在中东部发达地区,如北京、天津、大连、山东、广东等。2014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3320万吨,折合8300万立方米,与2013年2411万吨相比增长36.9%。由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政策效应的推动,成都、云南等地的冷链设备需求市场明显增加,在2014年吸引了近60亿元的投入。近年,冷链基础设施投入也在继续加大。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伴随消费模式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作为物流行业中进入壁垒较高且市场空间巨大的一个领域,冷链物流成为电商、物流企业抢占的高地。但由于生鲜冷链的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在途损耗大,也有很多物流企业不愿过深涉足生鲜商品的物流配送。
另一方面,需求存在,但并不一定都能变成订单。京东生鲜事业部总裁王笑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顾客并不是不需要购买生鲜产品,而是需要你给用户一个理由,为什么在网上买生鲜。改变现状的唯一途径就是让用户对你卖的生鲜产生信任。产生信任的方法就是,说的跟做的一样,或者做的比说的还要好。这样,消费者才会信任你。如果你光会营销、光会说,而你做得不好,那不会长久,尤其是生鲜产品。当用户发现第一次购买不好的时候怎么会有第二次购买?”王笑松非常认可刘强东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希望卖得越多,客户得罪得越多,这个商业模式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王笑松说:“这也是我为什么接手生鲜事业部之后四个多月都没有特别大动作的原因,因为我觉得更多的还是要先做的更好一些,要把基础打牢。”
看来,只有好的产品,好的消费体验,让消费者对电商产生信任,才能拉住消费者。另外,为保证极致的消费体验,在生鲜电商领域,京东拥有客户订单时效承诺的系统。当消费者下单时,不仅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收货时间,还可以选择自提取货、货到付款等配送方式。就像24小时送达使消费者习惯马上收货一样,京东又惯出消费者一个自由选择收货的“毛病”。对于其他生鲜电商来说,如果想黏住这些客户,也只有接着“惯”。
谁在做生鲜电商 谁赚了钱
也有人认为,新鲜冷冻食品的需求在日益增加,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有限的供应造成市场缺口。生鲜电商是国内电子商务市场仅剩的一块肥肉,有远识的商业人士决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冷链物流市场商机无限。
的确,食品生鲜电商很热闹。
**主攻最后一公里的O2O生鲜电商爱鲜蜂获得了C轮7000万美金的投资;水果电商天天果园也在谋划生鲜、食品的全品类扩张;
**中粮集团旗下食品电商我买网也获得2.2亿美元C轮融资,计划加强在沿海城市的布局,原来冷链主要配送范围集中在北上广深等8大城市,今年将扩张到50个。
**而京东生鲜已与34个海外行业协会建立联系,洽谈20多个国家的地标性生鲜产品,与9个国家驻华使馆达成战略合作,接触海外原产地供应商超过197家;与国内各区域特色产品进行深度合作,推出了烟台大樱桃、查干湖鱼、阳澄湖大闸蟹、澳洲进口安格斯活牛等一系列明星产品。
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其中仅有1%盈利,7%巨额亏损,88%略亏,4%持平,总体上95%都在赔。物流费是生鲜盈利最大的杀手,保鲜损耗和配送难度也是生鲜成功最大的杀手,生鲜的供应链、配送难度很大。
前腾讯、京东战略分析师李成东曾表示,国内并非没有盈利的生鲜电商,沱沱工社已然盈利,易果网和天天果园基本能打平。而大型电商没有盈利,但是他们发展很快,虽有亏损,却有资本进来,经营可以持续。也有业内人士透露,京东和淘宝等都有一批店主在赚钱,这些从业者往往是依托于产地,采购成本可控,不像大型电商还要投建物流链条,各方面成本可控。中小型生鲜的盈利反而简单,做单品、或者少数品类有些优势。
顺丰CEO王卫则选择从快递跨界到生鲜电商,在他看来,顺丰快递选择做生鲜电商有着其他任何平台所不具备的优势。首先,顺丰拥有国内最庞大的快递大军,而顺丰的快递服务在国内所有的快递公司当中也是最受用户认可的。生鲜电商是一个对快递要求非常高的领域,而这个恰恰是顺丰的优势所在。顺丰优选做生鲜电商自营,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非常之高。如何保证平台能够实时供应新鲜、上好的生鲜产品需要与全国各地很多农场、水果蔬菜批发市场达成紧密的合作,这都是考验。
沱沱公社最大的优势是有自己的农场,所以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他们有绝对的信心,而且生态果蔬也是消费者最喜欢也最愿意购买的。
目前,国内的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一号店、亚马逊等综合电商平台都已经开始涉足生鲜电商。京东自营生鲜还没上线,就已在供应链和冷链物流上砸下了近百亿资金。
京东生鲜事业部总裁王笑松:生鲜这个事值得干!
冷链物流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各个环节都是决定这个供应链流畅运作的核心点,这也是大家都争着做冷链的原因。京东今年1月成立生鲜事业部,与3C、家电等并列为京东第六大事业部,并调强将王笑松任生鲜事业部总裁,京东发力生鲜,由此开始。
京东生鲜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生鲜是京东全品类策略的战略高地,也是处女地,生鲜要做大做强,冷链物流是前提,是基础,是保障。冷链物流投资大、见效慢,光靠社会化物流是不行的。物流能力体现了京东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三张网是京东的发展策略,其中挑战最大的就是仓配一体化冷链网,这个网一旦建成,会将领先优势继续扩大,用户体验的提升也是指日可待。所以,王笑松认为,生鲜这个事值得干。
记者了解到,国内冷链物流不完善也是京东自建生鲜冷链的一个因素。国内冷链基础设备设施落后、分布不均、功能失衡,诸如【肉类冷库多,果蔬类冷库少】;【冷冻库多,保鲜库少】;【城市冷库多,农村冷库少】;【经营性冷库多,加工类冷库少】;【土建式冷库多,装配式冷库少】;【东部冷库多,中西部冷库少】。京东做自营冷链物流,可以按需定制调整自己的冷链结构搭配,优化全冷链的架构体系。另外,国内冷链标准监管不完善,企业执行力度差,部分不良企业打着全程冷链的旗帜,却执行间歇性供冷进行经营,以此降低冷链物流的成本。这也是京东做自营冷链的原因。
5月18日,王笑松在2016京东品质狂欢节启动发布仪式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京东现已建立一套标准化流程管理制度,通过资质预先核验、供应商信用记录调研、实地考察等多维度评审进行严格筛选。同时不断复查,通过自主研发的质控系统及前端消费评价、客服回访等形式,对产品进行不定期抽查,监控流通产品品质,以保证能持续提供给消费者最优质的产品。”产地直供是”吃好一点”的基础,严抓品控则是”吃好一点”的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京东生鲜冷链仓数量超过10个,全国超过3300个配送站,覆盖北京、上海、天津等120多个城市。京东生鲜已涵盖海产、水果、肉禽、蔬菜、蛋、速冻等诸多品类。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标准化管理的初见成效、冷链配送不断提升的覆盖率,将进一步夯实京东生鲜的差异化优势。
目前,国内生鲜电商还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也包括京东生鲜,大家都在摸索。所以,王笑松认为,能否把用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能否愿意沉下心来埋头苦干,对京东生鲜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中国食品报